自學考試新聞專業經驗談:考前關注熱點問題 預測考試內容
發布者:網上發布
《中外新聞作品研究》是自考新聞專業本科段的一門專業課,我當時考了85分,現在和大家分享復習過程中積累的一些經驗。
客觀題就是常說的選擇題,包括單選、多選兩種,我采用朗讀和總結的方法。
朗讀就是在全面熟悉每篇新聞作品后將原文大聲讀出來,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因為每讀一遍就會加深一次對作品的理解,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這么做還可將大小知識點"一網打盡"。教材中每一篇新聞作品的作者、出處、時間、地點、題材、體裁、內容、背景、寫作特色等也是重要的信息點,這些內容可簡要寫在作品的目錄處或單獨總結在筆記本上,我用不同顏色的筆標畫出,顯得層次分明。這么做的好處是利用零碎時間可以多看一遍,也就又熟悉了一遍內容。
客觀題一般30分,但是考查內容涉及到教材的方方面面,知識點十分繁雜和瑣碎。因此,學好這門課一定要熟悉教材選編的66篇新聞作品。
主觀題包括簡答、論述、分析和應用等題型,參考歷年試題自己挑選教材中不同題材的作品,根據自己的思考分別寫出評析文章,每天堅持寫一篇,長時間就會積累多篇不同題材、不同側重點的評析文章,對此類題型的要求、答題方法、技巧也會熟練掌握。我把這種方法稱之為"寫作法"??紙錾想m并未遇到曾練習過的原題,但因有過那么多次的摸擬訓練,我寫起來就能駕輕就熟。
在做主觀題練習時,要關注社會熱點:10月穆青同志去世,考的文章是穆青同志的國際風貌通訊《水城威尼斯》;是反勝利60周年,當年又考了控訴納粹分子的外國新聞特寫《奧斯威辛沒有新聞可寫》。由此,在考前適當關注一下近期的熱點問題,可使我們對考試內容有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