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員中項目材料及設備管理制度:材料
發布者:網上發布
為了確保工程質量,節省材料、設備開支,根據現場剩余材料及現有設備,參照國家定額標準及工程(勞務)承包合同特制定如下管理措施:
項目材料管理制度:
1.材料需要量計劃應包括總計劃、年計劃、季計劃、月計劃等。 勞務分包單位所提的材料必須及時準確、不能造成積壓,若造成大量積壓、及提錯材料造成的損失由勞務分包單位承擔,相關專業工長承擔連帶責任。
1) 項目預算組根據預算量報材料組年計劃。
2) 棟號長、技術員根據勞務分包單位提供的材料計劃制定出月、季度計劃報材料組。
3) 勞務分包單位根據施工進度及工程量提前7天向專業工長,提供材料計劃,由專業工長審核后,報生產副經理審批后向材料部門提供材料單;勞務分包單位的材料員到專業工長處開領料單領取材料及工具。
2. 材料組按計劃保質、保量、及時供應材料。
3. 材料倉庫應有利于材料存放及進出,符合防雨、防盜、防火、放變質要求。
4. 進場材料應由廠家資質證明材料(包括:廠名、品種、進場日期、出廠編號、試驗數據)和出廠合格證等。要求復驗的材料,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數量及質量的觀感驗收合格后,在進行現場取樣做復試,需見證取樣的還需監理現場取樣。未經檢驗或復試的材料不允許使用。現場配置的材料應經試配,使用前經認證。
5. 材料儲存應滿足下列要求:
1) 入庫的材料應按型號、品種、分區、堆放,并分別編號標識。
2) 易燃易爆的材料應專門存放、專人負責、并應有嚴格的防火、防爆措施。
3) 有防濕防潮要求的材料應采取防濕防潮措施。
4) 有保質期的庫存材料應定期檢查,防止過期,并做好標識。
5) 易破壞的材料應保護好外包裝、防止損壞。
6. 建立材料限額領料制度:超限額的材料,用料前應辦理手續,填寫領料單、注明消耗原因,經項目生產副經理審批后才可領料。制定周轉材料保管、使用制度。
7.現場的材料碼放:
1) 施工現場的使用材料,要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或按(平面圖)指定地點有專人管理,碼放整齊,要掛牌標明產品名稱、使用部位、規格、型號等。
2) 現場的各種架管按規格分類上架碼好,(一頭齊)卡子要用袋裝好,或用鐵筐存放整齊,不得亂扔亂放。
3) 重復使用的木方要把釘子起掉,按長短碼放整齊(一頭齊)分類碼好,竹膠板按大小塊規格碼放,確保施工現場道路通暢。
4) 鋼筋場地,成品和半成品必須按各種型號、長短、分層次碼放整齊,鋼筋廢料按指定地點規范碼放(設垃圾池),及時清理保證每天路通場凈。(設廢品垃圾池)。
5) 現場使用的土方、白灰、水泥等其它有揚塵物品都要隨時覆蓋,保證環保清潔。
8.材料的現場使用檢查監督制度。專業工長、材料管理人員應對材料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施工過程中,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建立監督記錄,對存在問題及時分析處理。
9.凡進入施工現場的周轉工具型材料均計算在內,望各勞務隊材料組要妥善保管,退場時及時到材料組對帳。辦理剩余材料退料手續。設施用料、包裝物容器及時回收,并建立回收臺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