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廢水
◆處理設施單元的進、出口,第一類污染物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排放口,生產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凈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聲
◆廠界噪聲:法定邊界布設多個測點,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較近及受被測聲源影響較大的位置。廠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廠界有圍墻要高于圍墻。同時設點測背景噪聲。
◆高速公路噪聲:在公路兩側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圍內選取至少5個有代表性的噪聲敏感區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設點進行噪聲衰減測量。
◆機場周圍飛機噪聲:在機場周圍受飛機通過影響的所有噪聲敏感點設監測點,選在戶外平坦開闊地方
◆振動:測點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內
◆電磁輻射:
◆固體廢物:固廢的檢查(來源、判定、鑒別種類、產生量、處置方式);固廢的鑒別監測(對照名錄和標準鑒別性質)
1.4分析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重點(技術方法P268)
1、審批部門的審批意見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審查意見做為關注重點
2、環評報告確定的評價重點
3、工程自身特點確定的調查重點(表14-1)
4、受工程影響的環境特點確定的重點
1.5竣工驗收結論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技術方法P268)
調查結論要分別簡述各專題的主要調查結果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驗收建議是在環境影響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結合各專題調查結論和驗收意見,綜合判斷建設項目在環境保護方面是否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當建設項目同時滿足以下5個方面時,應明確建議政府環保部門通過工程竣工環保驗收
◆不存在重大的環境影響問題
◆環評及批復所提環保措施得到了落實
◆有關環保設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防護工程本身符合設計、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遺留的環境影響問題能得到有效處理解決
當建設項目不完全滿足以上五條要求時,應提出整改建議,限期達到要求,限期仍達不到的則按法律程序由環保主管部門下達停產通知書。
1.6正確填報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
應由業主填寫,通常由調查單位協助。
2建設項目環評--生態類項目
2.1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的運用
1、生態類項目案例應特別注意與生態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特別在涉及到生態敏感區
2、在環評中應列出評價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規,列出的同時應注意頒布時間,不要用已廢止的法規,平時應注意法規頒布情況。(評價單位資質業務范圍)
2.2項目分析
1、生態類項目工程分析技術要點
技術要點 主要內容
組成完全 主體、輔助、公用、配套、儲運(大臨)、辦公生活
重點明確 重點工程項目(位置、規模、環境背景)
全過程分析 選址選線、設計方案、建設期、運營期、退役期
施工方式 采用技術、施工時序
營運方式 調度方式、運營期限、環境影響
污染源分析 污染因子、產污環節、源強、排放方式、納污環境
2、工程概況:包括名稱、位置、目標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與環境影響有關的項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
生態類項目工程分析一般應考慮:
(1) 施工:場地布置、料場、渣場、交通運輸、機械設備運行、施工人員活動
(2) 占地和淹沒:范圍、土地利用方式改變、生物量變化等
(3) 工程存在與運行:生態破碎與阻隔、水資源分布與改變、水文情勢變化、建筑物阻隔等
(4) 移民安置:安置方式、專業項目設施改建、城鎮遷建等
3、替代方案
就替代方案的環境影響做同等深度的比選。
2.3現狀調查與評價
1、現狀調查
(1)基本要求:根據工程特性和影響地區的環境特點結合各單項環評的工作等級
(2)調查方法:資料法、現場調查、遙感
(3)調查范圍:為工程影響范圍,各環境要素的調查范圍應根據受影響區域的環境特點結合評價等級確定
(4)調查內容:自然、社會環境,及各要素(氣水聲)
2、現狀評價
(1)應根據相關標準對各要素評價,分析主要環境問題
(2)生態現狀評價一般需闡明生態系統類型、基本結構和特點
3、敏感區、敏感點與保護目標(見技術方法相關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