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支一扶面試熱點:弱勢群體權益保護——兒童性侵案
發布者:網上發布
一.事件背景:
近期全國各地接連發生了多起兒童遭性侵的案件,北京個別區縣的性侵案件也呈上升趨勢。同時,日前強調,對損害少年兒童權益、破壞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堅決防止和依法打擊。是什么原因造成兒童性侵案的發生,如何保證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昨天有關專家就兒童性侵和兒童健康成長問題對本報記者進行了全面分析。
二.案件特點:
1.熟人作案幾率大。 我們曾經對2006年至2008年的340個案件進行統計分析時得出的結論與此比較相近。在340個案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占到了68%。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律師韓晶晶告訴記者。因為是熟人,無論是家長和兒童,對這些人的防范意識都很薄弱,使得這些人很容易對兒童進行傷害。
2.發案長是性侵兒童案的另一個顯著的特點。 在一些性侵兒童案中,最長的揭發時間用時20年,揭發用時超過10年的就有4起。這些揭發時間較長的案件中,有些被害人一直都沒有報案,直至案件被其他人發現告發。
3.侵害者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非常大。在該中心統計的340個案件中,50歲以上老年人實施的性侵害案件有45件。其中,發生在農村的比例特別高,占該類案件總數的82.2%,年齡最大的侵害人83歲。
3.社會危害及其嚴重。兒童的身體和心理都未完全發育,一旦造成危害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彌補的,并且將有可能影響他們未來的生活和學習。
三.發生原因:
1.校園管理欠缺是性侵兒童案件多發的一個原因,教師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問題,學校聘用教師時一定要建立嚴格的教師準入制度。此外,目前在很多學校,男老師可以輕易進入女生宿舍,這就為女學生受到侵害埋下了隱患。兒童跟成人比本來就處于弱勢地位,缺乏必要的警惕和自我保護意識,很容易受到侵害。
2.學校、家長對兒童的安全教育也有很大的欠缺,在目前的教學中,很少有學校專門會為兒童講授安全知識,性知識更是少有人提,這造成兒童在這方面的知識一片空白,即使受到侵害,他們可能也并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四.解決措施:
1.需要加強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尤其是女孩子,要告知她哪些部位是別人不能觸碰的,增加她的自我保護能力。從犯罪學角度上講,這是被害預防,減少其成為被害人的可能性。
2.學校、社會要承擔事先預防責任。比如,學校要加強校園管理、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當然,預防不僅僅為了事后懲罰,而是要把這些事情做到前面,進行事先預防。已經成為受害人的孩子,要避免他們重復被害,這其中包括心理傷害,要對他們進行心理干預和輔導,幫助他們從受害的狀態中恢復。
3.對性侵案件的犯罪人進行重罰,在有些國家性侵兒童的人是可以判終身監禁或死刑的。
五.兒童性侵中的大多數留守兒童性侵案
在兒童性侵案中,留守女童被侵害所占的比例將近一半。
在對未成年人實施的性侵害案件中,老年人作為較特殊的群體,占比例相當大。在該中心統計的340個案件中,50歲以上老年人實施的性侵害案件有45件。其中,發生在農村的比例特別高,占該類案件總數的82.2%,年齡最大的侵害人83歲。
性侵害案件中的老年犯罪者,一般都是被害女童的鄰居、同村人或家長的朋友、親屬。老年人一般采取給零花錢、買糖果、方便面或買衣服等理由,哄騙被害人后實施性侵害,不少案件中存在多次、長期侵害。
我國農村地區對于留守兒童的社會服務工作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目前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各方面的安全保障都成問題,包括性侵犯、溺水死亡等,在安全管理上面臨很大的障礙。因此,我認為,目前在農村的社會服務方式應該有所創新。
據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以社區為基礎的基層兒童福利服務網絡,目前在我國已初具雛形。
2010年,由民政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聯合在山西、河南、四川、云南、新疆的12個縣建立了中國兒童福利示范區。在那里,已有近8萬名孩子接受了兒童福利主任的家訪,24965名兒童和撫養人參加了兒童早期發展活動。然而,該保護網絡的覆蓋范圍還未及廣大的農村地區。